关于十八丁
十八丁(Kuala Sepetang)旧名称为“砵威”(Port Weld),位于霹雳州太平附近的沿海地带。在英殖民时代,这个传统华人渔村是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港口。
在英殖民时代,十八丁亦是砵威是当时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港口。当时太平盛产锡矿,为了把锡矿运到这港口上船,便有了这大马第一火车铁路,而这就是全马最早的火车站。当然,火车站已经消失,留下的就只有这火车站的石碑。
十八丁有个水上人家的过港渔村,沿河两岸都是高脚木屋,有些是商店,但绝大部份是渔夫的住家。在小河两岸停泊了许多的木渔船。过港渔村散发浓厚的渔村风土人情,几乎每条巷路两旁住宅都有住户。过港的神庙旅游、地方风味小食,吸引了许多游客,是一家人远离城市紧张熙攘生活的休闲好去处。在2013年,从小镇通往过港渔村的人行桥正式启用。在人行桥启用前乘舢舨过河是过港居民百年来数代人过河的一个方法,这也已经形成了地方上的特色。
十八丁也保留了马来半岛最大面积的红树林,在2004年的海啸十八丁也因为这红树林的缓冲保护下没受到影响。这里的红树林孕育着28真红树植物,19哺乳动物,155种鸟类,112种鱼类,50种蟹,3种萤火虫与20种虾,是个极其重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此外十八丁的红树林亦提供当地制炭业稳定的原料来源。
十八丁
(Kuala Sepetang)
这座历史价值丰厚的百年渔港,经过岁月洗礼,已从一个繁华港口转型成渔村之家。昔日港口的光辉虽已走进历史,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除了是西马最大的红树林生态宝库,拥有丰富鲜美的海产,传统罕见的炭窑产业,更是全马第一条铁路的历史聚点。这个曾经锋头一时无两的渔港,不仅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勃勃生机,更考验着我们如何介入参与规划渔村的未来,建立居民对于社区的认同感,共同加入及参与营造一个更有生命力的渔村社区,达到永续发展的目标。